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南方财富网”即可,欢迎加入!
广告服务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储蓄率下降意味着什么?我国储蓄率下降对经济的影响解读

2021-01-04 17:23 南方财富网

  最新数据表明,截止至2019年,我国总储蓄率下降至44.6%。储蓄率下降意味着什么?

  1.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

  从宏观层面来看,储蓄率的下降,意味着靠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可行了,未来经济动能转换、经济增速换挡将会是长期宏观大趋势。

  在不考虑国际收支的情况下,一国储蓄水平决定了未来投资的增长率。当一国储蓄率出现下降时,投资在GDP中的比重会明显下滑。

  以日本为例,1990年后,日本国民储蓄率持续下滑,同期日本投资增速从10%一度下滑至-8%,随后一直在0%附近徘徊。而投资增速的下降,也使得投资对GDP的贡献率减少,受其影响,日本经济增速中枢在90年代也出现了明显下移。

  回到我国,实际上,在2010年我国储蓄率拐点出现后,我国经济结构出现了明显的变化。2011年开始,我国投资占GDP的比重逐年下滑,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则持续增高。相比于投资对经济的直接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更为间接和缓慢,这也使得2011年后,我国经济增速逐步从高增长水平转换到了当前的中低速增长。

  2.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

  从微观层面来看,储蓄率的下降,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居民资产配置结构的优化。

  如前所述,储蓄率的下降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地产投资在我国家庭资产配置中的降低。无论这种降低是出于主动还是被动,这种改变都预示着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结构的改善。

  长期以来,由于地产投资在我国居民家庭资产中占比过大,地产占用了居民较多的可配置资金,致使我国居民的金融资产配置长期处于较低水平。2019年,我国金融资产在居民家庭资产配置中的占比仅为20%,对比发达国家50%左右的水平,具有较大差距。

  而根据现代资产配置理论,实现金融资产的跨期优化,不仅能够有效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的冲击,而且也是使财富长期稳健增长的基础。

  未来随着地产投资占比的下降,部分可配置资金将会逐渐流向金融资产,从而使得我国家庭资产配置结构更为合理,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