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南方财富网 >> 数据 >> 公司数据 >> 正文
南方财富搜索

券商前三季排名 中信稳居龙头

2009-11-2 21:20:19   来源:本站原创   佚名
    

  随着中信证券(27.57,0.54,2.00%)10月31日公布三季报,10家上市券商交出了三季度的业绩答卷。

  数据显示,10家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共实现净利润162亿元,其中中信证券、海通证券(14.45,0.30,2.12%)、光大证券(23.46,0.38,1.65%)分别录得62.9亿元、35.62亿元、18.56亿元,三大上市券商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117亿元,占到全部上市券商净利润的72%。

  三项指标:中信稳居龙头

  从实现营业收入、净利润、每股收益三项主要指标看,中信证券稳居上市券商的龙头地位。中信证券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2亿元;实现净利润62.9亿元,同比增长6.646%;实现每股收益0.95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4.64亿元,同比增长6.66%;实现每股收益0.37元,同比增长6.6%。

  海通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6.79亿元,净利润35.62亿元,每股收益0.43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5.46亿元,同比增长6.58%;净利润11.09亿元,同比增长73.27%;每股收益0.13元。

  光大证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1.8亿元,同比增长39.6%;实现净利润18.56亿元,同比增长44.6%;每股收益0.54元。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5亿元,实现净利润6.4亿元。

  从收入占比看,经纪收入仍然挑“大梁”。中信证券前三季度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82.94亿元,同比增长39.89%,占收入总额54.49%。海通证券第三季度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为25.46亿元,其中公司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为19.37亿元,是去年同期的3倍,成为公司三季度利润的主要来源。光大证券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29.31亿元,同比增长44.38%;其中7~9月实现代理买卖证券净收入11.75亿元,同比增长180.09%。

  自营收入:海通显现后发优势

  受益于今年股市的大幅上涨,券商的自营业务与去年的大幅下滑相比,券商大有扬眉吐气的感觉。

  虽然受三季度市场波动影响,海通证券三季度公允价值损失2.55亿元,实现投资收益2.84亿元,较二季度减少1.45亿元,但是海通证券前三季度仍夺得4.83亿元的投资收益。上市不久的光大证券凭借资金优势实现了3.31亿元投资收益。截至2008年底,公司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29亿元,但三季报显示公司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达47.84亿元,这表明,公司大幅加大了自营投资的规模。前三季度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投资收益分别为0.54亿元和2.77亿元,合计3.31亿元;其中7~9月分别为-0.96亿元和0.76亿元,合计-0.20亿元。

  中信证券由于自营盘规模相对较小、金融资产处置收益降低等因素,投资收益比去年同期不升反降。公司前9个月仅实现投资收益25.36亿元,同比显著下降57.81%,其中近一半的投资收益为第三季度所得。

  投行收入:中信承销额最多

  IPO重启后,增加了券商的承销收入。从前三季度来看,中信证券先后担任了中国中冶(5.68,0.08,1.43%)等五家股票公开发行的主承销商,承销额达到273.5亿元。考虑到定向增发,预计今年以来实现股票承销费收入约9.5 亿元,股票承销业务对中信证券的盈利增幅明显。

  受IPO解禁以及承销创业板项目影响,海通证券7月-9月证券承销净收入为7279万元,前三季度为9848万元。而光大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为8886.02万元,同比下降47.54%。

(责任编辑:张元缘)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每日必读
财经新闻24小时排行
证券导读
热图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