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资产负债表分析
但是,格雷厄姆认为一个公司高高在上的股价往往反映了公司的资本回报远远超过资金成本。这必然会吸引竞争。因此从长期看,除了极少数的情况,这种资本回报远远超过资金成本的情况难以持续。这就是巴菲特为什么一直要寻找“护城河”的原因。而资产负债表的重要之处就在于,只有有了合适的资产的支持,盈利才能有持续性,才更有含金量。只有对资产进行深入的分析,才可能对盈利的未来预期有更现实和更准确的估计。
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中认为资产负债表能够提供四个方面的基本信息:
1. 企业所利用的资源的本质与数额。
这主要是指企业的资产方面,比如现金、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等。它们在本质上是不同的。
2. 企业收入来源的本质和稳定性。
一个企业的收入归根到底还是来自于资产。资产是盈利的基础和来源。如果没有优质的资产,企业的收入就是空中楼阁,就更别提盈利了。皮之不存,毛之焉附。
3. 资产负债表的右侧提供了企业资金的来源和财务状况。
到底一个企业的资金来自于股东权益,还是长期负债,还是短期负债,甚至应付款这样的不稳定来源。企业的债务与股东权益相比如何,是不是比例过高。
4. 资产负债表随时间的变化能够检查企业盈利的质量。
这就是今天现金流量表的一大作用。一个企业的盈利质量很重要,到底是真正的业务收入,还是变卖家产所获得的一次性收入。到底是稳健增长还是债台高筑所推动的增长。
以格力为例,可以看出格力所利用的资源主要是现金和一小部分固定资产,而资金来源主要是应付款。
而联想所利用的资源则是现金、无形资产及商誉,而固定资产则极少。联想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应付款和借款。
但是,联想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最能说明问题。联想在并购IBM PC之前的截止于2005年3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与目前截止于2009年9月30日的资产负债表简直就是两个不同的公司。并购前,联想的资产负债表非常稳固,股东权益占大部分。并购后,联想变成了一家典型的“类金融”企业,完全靠应付款支撑。
并购前后,联想的资产比例的变化在于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及商誉。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很多无形资产及商誉,但固定资产的比例大为缩小,成为了“轻资产运营”的公司。变化最大的在于资产负债表的右侧,原来大部分是股东权益,现在大部分是应付款。并购前的联想,还称不上是一个“类金融”企业,但现在绝对是一个类金融企业。这就是并购带来的商业模式变化,进而引起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这样的变化让联想成为了一个“静态不稳定,动态稳定”的公司,也让公司的管理更加复杂。
(南方财富网SOUTHMONEY.COM)(责任编辑:张晓轩)
延伸阅读
|
||||||||||
|
要闻导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