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南方财富网”即可,欢迎加入!
APP下载会员登录网站地图

“氢能源”扛起新质生产力大旗,辉丰股份锁定万亿高成长赛道

2024-06-17 16:49 互联网

  近日,辉丰股份(SZ.002496)称,公司全资子公司辉丰石化与宝武清洁能源签订氨氢能源领域合作协议,包括共建氢能体系,组建项目公司进行加氢站的开发建设,提供“氨氢一体化加氢站”成套装备和维保服务,以及提供稳定、安全、低碳、高效的氢能资源。

  从高碳、低碳到零碳的第三次能源转换中,氢能所能发挥的作用值得充分重视。

  随着净零碳排放成为全球目标,低碳、灵活、高效且生产方式多样的氢能源,正逐渐成为重塑全球能源架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手段。氢能在我国能源革命与低碳转型中具重要意义。在今年的《工作报告》中,氢能作为前沿新兴产业首次被提及。“十四五”以来,从到地方围绕氢能频频表态,促发展密集,相关策体系和产业标准随之建立健全,氢能产业有望开启全面发展的加速期。

  据研究人士,当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目前氢能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于储存运输环节。储运环节是氢能源产业链的中游,连接着制氢和用氢两端,是降低成本、推动能源升级发展的重要一环,有着确定性的产业成长方向,以及投前景。

  面对产业机遇,当前已经有相关上市公司氢能源关键环节。辉丰股份从去年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在氨氢能源领域开展相关项目,通过氢能储运服务关键环节,辉丰股份在能源转型的卡位优势逐渐凸显。

  储运环节是关键节点

  当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1年氢气总产量达到3300万吨。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在国内光伏、风电占据全球领先技术优势的大环境下,可再生能源制氢有望成为中国氢源供给的来源,做好未来能源格局的承接。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30年氢能在国内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达到5%,2050年时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为实现碳中和方案,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5.3亿吨,氢能在未来世界能源格局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十四五”期间,策端大力支持氢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对未来燃料车普及有着重要铺垫作用。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燃料电池车产销量均为3000辆,是2021年全年销量的2倍,2020年全年销量的3倍。11月燃料电池车产销分别完成300辆和600辆,销量同比增长100%。

  同时,氢气作为一种重要的工业气体,在传统工业领域已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当前全球每年的氢气产量几乎全部用于非能源领域,炼油/合成氨/合成甲醇2022年的氢需求量分别为4100/3300/1600万吨,三大领域的需求量未来预计保持相对稳定。

  在深度脱碳的目标指引下,钢铁行业的用氢量有望随着氢冶金技术的发展在500万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未来氢作为能源载体的作用将日益凸显。在能源领域,天然气掺氢、煤电掺氨比例提升,以及氢在大规模长时储能场景中的应用潜力,有望打开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

  氢能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技术成熟度越来越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机构的关注。目前,氢储运环节主要存在“贵”和“难”的问题,一旦有所突破将带来广阔的产业空间。

  氢的储存运输环节处于氢能源产业链的中游,连接着制氢和用氢两端。氢储运环节的成本约占终端用氢总成本的30%-40%,储运环节就成为了降低终端用氢总成本的关键。同时,氦气本身密度极小易逃逸、由气态转为液态的液化临界温度低、稳定性差等固有属性,使得氢的储运天然存在难度。

  另一方面来看,氢能的优势十分明显。氢燃料电池通过将化学能转为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理论效率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燃油机。氢燃料电池使用过程中清洁高效,在-30°C环境下启动不受限制,同等续航里程下氢气加注时间短于现阶段锂电池充电时间,复杂地形中能提供更强的动能。

  氢能的能量密度高,氢燃料电池的能量转化率高等优势突出。这意味着,克服储运瓶颈才是氢能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把握高成长性机遇

  氢产业链生机勃发潜力无穷,有望孕育出世界领先的优质企业与高成长性投资机遇。以化学储能方式实现长时储能是业界十分关注的技术路径。氢能应用面临着一大难题是氢气过于活泼导致的存储难、运输难。目前,急需结合中国能源及产业结构特点,发展安全、高效的氢储运方法。

  当前,业内认为最有效、安全、且低成本的存储方式是化学储能,即把氢转化为甲烷、甲醇、氨等化学品。将氢气与氯气在特定的反应条件下反应生成液氨,液氨就作为了氢的载体进行储运。液氨有直接下游使用方向-燃料、化工原料,液氨也可以在到达特定使用地点之后通过脱氢剂再还原成氢气,供给使用。

  去年,辉丰股份全资子公司辉丰石化与中能建氢能源有限公司签订《氢氨醇绿色能源项目合作协议》,就液氨和甲醇产品的储运销项目进行合作。

  根据,双方拟共同设立合资公司经营液氨、甲醇储运销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双方出资比例分别为49%与51%,由辉丰石化控股并承接中能建氢能源在吉林松原、甘肃兰州、酒泉、山东青岛及内蒙古、四川、河北、新疆等地产出的液氨、甲醇产品的储运销业务。

  市场人士,辉丰股份在氢氨融合技术路径走向商业化的过程中占据了较好的卡位优势。辉丰股份将以液氨储运为支点,为产业链降本带来强有力的资源支撑。另一方面,辉丰股份与中能建的合作项目规模接近千亿,对产业链而言也产生了强烈的示范效应。

  辉丰股份与中能建达成的合作,双方无论发挥先入优势还是卡位优势,都为破局氢能储运难题而来,也为氢能产业的持续降本,挖掘应用场景以及未来氢能大规模应用,产业的爆发式增长探索最佳的实践路径而来。

  随着合作深化到了应用端,辉丰股份和中能建将有机会合力打开价值万亿的下游市场,发挥绿氢的产业链的规模效应,开启降本和商业化的正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辉丰股份在氢能源崛起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先天优势。辉丰石化的石化仓储物流项目占地390亩,配套有液体库和固体库,液体库占地面积 19 万平方米、总库容量 30 万立方米,固体库占地面积 6.6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 4 万平方米,储运规模每年可达 300 万吨。仓储经营品种主要有成品油、天然气、液体和固体化学品原料等,已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油品和化学品原料基地。

  按照液体库占地面积19万平方米,总库容量30万立方米可推算,辉丰股份的氨储能力将近30万吨,在国内已建成的同类项目中,若仅比较氨储规模,辉丰股份约占据了半壁江山。同时,辉丰股份坐拥具备液氨氢出口资质条件的港口三家之一的盐城大丰港仓库,且具备6年液氨储运经验。

  目前,辉丰股份在氨氢能源领域相关项目开展合作,子公司辉丰石化利用自身石化供应链仓储辐射优势,为宝武清能提供氨氢储运服务。氢能源的储运成本及门槛极高,储运成本占总成本达到30-40%,毛利率十分可观。同时,国内新增危化项目审批严苛,短时间难以扩张,因此要走氢氨融合的路径,辉丰股份的优势十分明显。

  随着氢能成为新能源发展热点,多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格局未来将成为一种长期的主流能源应用场景。面对新一场能源变革,中国的产业公司将构建清洁低碳的新能源供应体系,积极把握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大机遇,为能源技术和能源体制革命提供有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