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微信关注
官方微信号:南方财富网
加关注获取每日精选资讯
搜公众号“南方财富网”即可,欢迎加入!
APP下载会员登录网站地图

2024年媒体调研团走进中国海油南海西部油田:增储上产促发展,低碳转型显担当——增储上产与低碳转型并行 中国海油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2024-06-02 16:39 互联网

  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其市值管理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关键环节。今年以来,国资委多次部署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加强市值管理,传递信心。

  作为海洋能源领域中的“国家队”,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证券代码:600938.SH,证券简称:中国海油)凭借其高分红、低估值以及高成长性的独特优势,在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投资者们竞相追逐的优质标的。同时,公司亦不遗余力地构建与资本市场沟通的桥梁,通过多元化渠道强化企业形象,提升在资本市场的品牌认知度与影响力,为央企市值管理提供了典范。

  由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与海南分公司携手运营的南海西部油田,是中国的第十大油田、海上第三大油气生产基地,其发展历程见证了非凡成就。自1973年南海石油勘探的序幕在湛江拉开以来,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兼程与改革创新发展,湛江分公司已茁壮成长为拥有26座海上油气田、39座各式采油平台的行业巨擘,累计贡献原油产量突破1.1亿吨大关,有力地支撑了国家能源安全,递交了一份成就斐然的能源答卷。

  在5月28日至30日期间,近30家境内外主流财经媒体记者组成的调研团深入探访了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实地感受公司增储上产、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丰硕成果。

微信截图_20240531172429.png

  (中国海油涠洲终端全貌)

  “上产一千万方”,打赢增储上产攻坚战

  5月下旬,海上作业的“黄金时节”逐渐到来,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在南海西部油田的作业现场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这背后,是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着眼高质量“上产一千万方”目标,全力推进增储上产攻坚工程的真实写照。

  记者在现场注意到,5座移动式钻井平台正忙碌于探井和开发井作业,为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据现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共有工程船、提油轮、拖轮等各类船舶近40艘,海上钻完井、工程、生产人员约3500人,他们服务于海上作业,确保了海上作业的高效运行。与此同时,在深圳、珠海、青岛等地,约4000人投身于新项目的陆地建造工作。可以说,陆地建造与海上作业的同步推进,形成了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增储上产的双轮驱动。

  今年一季度,南海西部油田勘探捷报频传,在中深层勘探领域获得多个规模储量发现;“老油田硬稳产”成果依然保持优异,圆满完成产量任务。

  科技领航,助力油气高效率开发

  “近年来,公司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重中之重,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强国战略。”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实际上,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近期在南海西部油田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不仅翻开了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新篇章,更标志着中国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自主掌握核心关键技术方面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年4月,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发布消息,我国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套“一体式水下井口系统”在文昌海域海试应用成功。该系统可以使水下钻井时的表层建井阶段提速超40%,有效解决传统水下井口系统工程难度大、作业时间长和成本高等问题,实现了海上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对推动我国海洋石油工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2月,海洋石油水下生产核心装备——我国首套自主研发海底注水树在湛江海域投用,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在助力老油田“降递减”上迈出新的一步。

  去年11月,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顺利完成文昌8-3-B3H1钻完井作业,成功实现了五级多分支井国产化自主研究工具首次海试,标志着中国海油首次自主掌握了五级多分支井核心工具。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工程技术作业中心钻完井项目组克服极限条件成功实施1179米超长水平段分支井,打破了该公司修井机最长水平裸眼井钻完井作业纪录。

  中国海油表示,下一步,公司将继续锚定加快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示范企业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升海洋油气领域科技竞争力,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海油力量。

  践行绿色低碳,促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能源领域的中坚力量,中国海油始终将绿色低碳视为驱动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战略导向。在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的实践中,这一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公司秉承“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发展原则,以及“源头管、过程控、末端治、清洁替”的管理理念,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跨越工程。

  在涠洲岛,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该项目2022年1月22日投运,这不仅是能源转型的重大进展,也是中国海油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体现。

微信截图_20240531172543.png

  (涠洲油田群光伏电站-中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光伏电站)

  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涠洲岛旅游业高速发展带来的电力需求激增,公司通过陆地生产终端和海上平台的机组用天然气发电,实现了油田群和涠洲岛电力供应的安全稳定,并通过建设风光储分布式能源设施多能互补,从1998年起开始为涠洲岛居民供电,结束了涠洲岛不通电的历史。“现在,我们每年向涠洲岛供电5000余万千瓦时,已累计供电3.2亿千瓦时。”

  另一方面,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储能电站——涠洲电网储能电站全容量于去年9月并入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涠西南油田群电网。据悉,该电站装机容量5兆瓦/10兆瓦时,总储能量1万度电,与中国海油湛江分公司涠西南油田群电网内的燃气电站、余热电站、光伏电站共同构建了我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多能互补的海上油田群智慧电力系统。

微信截图_20240531172620.png

  (我国首个海上油田群储能电站全容量并网投用 中国海油工作人员在检查储能装置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涠洲岛还有广西最大的海气登陆管道项目——涠北管线项目。该项目于去年4月正式通气投用,项目通过建设海底输气管线将涠洲终端处理厂富余伴生气处理成合格干气后外输,项目每年可回收天然气2.1亿立方米。“截至目前,涠北管线项目累计回收伴生气超1亿方,推动了涠西南油田群能源低碳高效利用,也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经济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工作人员表示。

  “未来,我们将在涠洲油田群打造国内首个集风光储一体综合能源示范海上油田,建成国内外首个海上‘零碳’供电示范油田。”中国海油相关负责人表示。

  湛江分公司取得的一系列成绩,是中国海油坚持“增储上产”与“低碳转型”协同发展、“提质增效”与“节能减排”整合发展、“绿色开发”与“生态保护”和谐发展三大原则,积极稳妥推进能源转型的最新成果典范。

  中国海油正不断深化环境、社会与治理(ESG)理念的实践,并发布了其首支ESG形象宣传片“重信守诺,和谐共生”,彰显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坚定承诺。公司将ESG内核深度嵌入治理架构,持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紧密跟踪监管政策发展趋势,合规、高标准做好披露与管理,始终追求环境影响最小化、社会贡献最大化、公司治理最优化。

  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中国海油亦取得了亮眼的经营成就,其财务表现与市场竞争力均攀升至历史高位。2024年一季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114亿元,同比增长14.1%,油气销售收入达约899.8亿元,同比上升21.3%;归母净利润达397.2亿元,同比上升23.7%。与此同时,中国海油油气产量也实现稳步增长,一季度实现总净产量180.1百万桶油当量,同比上升9.9%。

  展望未来,中国海油表示,公司将持续强化勘探与开采工作,确保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能源后盾。在此基础上,公司将全力推进绿色低碳的战略转型,不断探索优化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替代、强化科技创新赋能、致力绿色发展跨越,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能源公司贡献更大力量。(CIS)

   广告